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凯发AG·(中国)集团|“顺走”日本马桶盖,伤害民族自尊心了吗?

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05    次浏览

对于国人而言,日本马桶盖算是个老相识、旧典故,虽然当初一窝蜂跑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盛况已沦为昨日黄花,但它与中国人的故事却远未结束。近日,浙江一对80后游客在日本住酒店,离开时'顺走'了房内的多功能马桶盖,后被酒店发现,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。据悉,当事夫妇已向酒店方面提交书面材料,表示 ' 道歉、忏悔 '。意料之中的是,舆论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夫妻俩 ' 顺走 ' 马桶盖的书面解释,也不在于这一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,而在于:这又是一起 ' 丢人丢到国外 ' 的丑事,暴露出中国人喜好贪小便宜、习惯顺手牵羊的劣根性。 那么,一对国产夫妻偷走了日产马桶盖,真就触及了国民素质的底线,伤害了民族自尊心吗?至少在当前文化语境下,无法否定也无法忽视这种心态趋向。在涉及到国内与国外交流的相关话题上,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,人们的民族情绪和国家意识时常昭示无遗,它不见得脆弱,但确实异常敏感。根本原因恐怕是,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怀揣有一种青涩而浓郁的羞耻心。' 一对年轻夫妇顺走酒店马桶盖 ',试想一下,这事若发生在国内,尽管行为本身存在过错,但舆论或许更偏向于温和解读,最后可能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而过。可发生在国外呢?国人不仅没表现出丝毫的护短意识,反而立马上升到民族形象和国民素质的高度加以批判,这份热忱绝非所谓 ' 双重标准 ' 可以解释。日本马桶盖,和泰国公厕等意象一起,成为敏感词汇,触发了隐藏在个人私德背后那个庞大的公共素质探讨机制。这其中蕴含了一种群体道德自保意识,人们集体抨击,集体反思,试图稀释丑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。这种羞耻心的外露无可非议,但却是矛盾的。因为一方面希望个体行为不会干扰整体形象,另一方面又得接受自家人在外犯错的基本事实,这使得一味的批判沦为自说自话,并不能化解某种处境上的尴尬。事实上,类似 ' 丢国脸 ' 的事已不在少数,类似的宏观批判却始终没能发挥出可观的良性效果。这对年轻夫妇 ' 顺走 ' 马桶盖,展现出个人的劣根性,当然关乎公共秩序,关乎道德素质,也带有一定的普适特点。但有一个问题同样值得关切,最新消息显示,当事游客因承受巨大压力,目前情绪很不稳定,已主动向单位提出辞职。可见,当事人已然承担了超出责任义务范围之外的心理打击,且这种伤害还是来自国内舆情本身。某种程度而言,动辄 ' 与有耻焉 ' 的玻璃心态,一旦用力过猛,既保护不了自己,也伤害了别人,实在没有必要。 一是进一步明确责任。市、县(市区)两级旅游管理部门及各旅行社要加强对文明旅游工作的领导,建立一把手责任制,层层明确责任,层层传导压力。要结合平时检查、专项检查、暗查暗访,加大检查力度,推进行前教育、行中引导制度的落实。要按照国家旅游局发布的《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》,建立不文明旅游 ' 黑名单 ' 制度和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、追责机制。落实领队和导游在全过程的责任,并对不文明行为重点追溯游客本人和领队、导游双向的责任。要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宣传,以提高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。二是进一步抓好行前教育。出国(境)团队在出发前,组团社必须召开出团说明会,把文明旅游的告知、提醒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,由带团领队(或相关人员)详细讲解目的地法律法规、风俗习惯,对游客进行文明素质教育,并把不文明言行的利害关系讲清楚。三是进一步加强途中引导。旅行社从接受游客报名到行程结束,都要把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贯穿到底。明确带队导游或领队为责任人,尤其在到达目的地国家(地区)后,应及时普及目的地风俗习惯和当地有关法律法规、有关禁忌的宣传。并一一解答游客提出的疑问,及时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,切实做到人到哪里、文明旅游教育引导跟进到哪里,不留死角。每个出国(境)团组,旅行社都必须设置一名游客文明督导员,履行督导义务。 文/点金谋士/投资交流微信:yyt122865